文理要闻
官网首页 > 文理要闻 > 正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校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06-03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

把服务地方作为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

去年4月的一天,学位办副主任鲍锋在办公室正埋头撰写有关城市少数民族群体利益保护的论文,西安市环保局几位工作人员的来访打断了他的思路。原来,在西安市“两会”期间,作为政协委员的鲍锋提交了一份“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功能整合与优化提升”的提案,西安市环保局几位工作人员此次是专程前来向他反馈提案落实情况的。

秦岭被誉为我国的“中央公园”,是西安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西安市委、市政府把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件大事之一进行全力推进。作为一所市属高校,关注秦岭生态保护,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智力支持,是我校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我校与西安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成立的“西安秦岭保护研究中心”,就是以秦岭保护理论和实践相关问题为研究方向,为秦岭生态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必要的参考和借鉴。西安秦岭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我校副校长王晓萍介绍说,研究中心首批启动的4个项目--秦岭北麓休闲度假旅游区功能整合与优化提升研究,珍稀中药材延龄草种苗繁育研究,秦岭北麓猪苓人工栽培引种试验及栽培新技术开发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标设置及量化考核研究,目前都在有序进行中,部分阶段性成果已经纳入了西安市政府的决策程序。

  

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我校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的另一个范例

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全省教育事业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与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很多不适应”,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协调机制、教育支撑体系、办学条件、师资建设等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都需要深入调研,逐步予以改进和完善。我校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特别是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把地方对于教育发展理论的需求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愿望对接到了一起。中心主任刘天信告诉记者,中心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承担了省市应用型课题11项,形成包括《2011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简明报告》(蓝皮书)、《陕西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对策研究》、《2011西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绿皮书)等研究成果。同时,中心还在社会服务、高教研究、学术活动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引导、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吸收多名教授、博士、硕士和学生加入课题研究团队。

在办学中,我校打造出了“长安历史文化研究”、“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新市民文化教育”、“林声经典音乐视听欣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结对帮扶”等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还陆续成立了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中国书画艺术研修中心、区域教育发展中心、西安廉政研究中心,使学校成为了西安市乃至陕西省高校中主动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面旗帜。

副校长耿占军说: “较之于其他社会单位,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独具学科优势和团队优势。突出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不仅能使具体的服务工作发挥更加深远的作用,同时也把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两个基本职能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尤其是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作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紧紧围绕西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诸如《长安历史文化概论》等高质量的著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学校陆续将这些科研平台建设为服务地方研究的集散地。

党委书记张建国强调指出: “作为一所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地方产业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我们的作用才能发挥,价值才能体现,地位才能巩固,形象才能树立,资源才不会枯竭,发展才会有源头活水。”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职责所系

做一辆小车,让一块一公斤重的铅锤从四分米的高处落到车上,由此产生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驱动小车前进,小车还得顺利地交错绕过障碍物。对于常人来说,设计这样复杂的装置殊非易事,更何况还要自己动手用机床把小车的每个零部件加工出来。我校物理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同学们正是凭借这样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制作,在3月30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陕西赛区的比赛现场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并将特等奖收归囊中……

近年来,我校学子不仅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中频频亮相,而且多次在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比赛中登上最高领奖台,这是学校一贯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果。据物理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戴君介绍,就在他们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三项大奖的同时,由中央财政支持加学校配套一千余万元新建的物电学院实训厂房设备安装调试基本完成,不日即可投入使用。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校确立了把学校办成“西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政策咨询和科研创新基地,西安文化传承和引领的重要力量”这一办学思路,确立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立足西安,面向西部,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服务”的办学方向。

校长徐可为说: “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责所系。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发现、分析、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应当相互促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这是地方高校的优势,也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前不久揭晓的201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由徐可为领衔的团队获得了一等奖,他们申报的项目正是“新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多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不仅有助于在校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还锻炼了学生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团队精神。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我校每年平均有两千多名在校生接受了创业知识的教育,从中走出的创业项目如“孺子牛广告”、“小丑快递”等在业界也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学校制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日前通过了教育部审核,首批校级立项80个,一次性获得国家立项15个。

教务处处长魏奇介绍说: “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在2012年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突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分三年依次投入48万、72万和96万元用于扶持在校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

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是学校将地方所需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典范。2006年10月23日,西安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西安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把西安打造成“中国西部服务外包之都”的发展目标。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2007年9月3日,西安市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在我校挂牌成立。2009年3月30日,由西安市高新区管委会和我校联合出资一千万组建的西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在高新区落成。在外包基地和外包学院这个人才培养新平台上,我校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培养和校外实训培养两种资源,进行“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置了“平台 模块 插件”课程体系,将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需要开设的课程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与西安文思创新有限公司、西安神州数码有限公司等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分段式”培养、“课程嵌入”、“订单式”培养,这些一度让师生们眼花缭乱的词汇正逐渐成为软件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商学院等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文化与旅游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被评为201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意--实践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于2010年、2011年、2013年被列入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只有开放办学才能壮大竞争实力

所谓“开放办学”,既具体地表现为校门的开放,师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面向基层,又抽象地反映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上的开放,即深刻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之间、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包容的心态、宽广的视野、开放的品格来确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009年至2012年底,我校先后建设了灞苑葡萄园产学研基地、富平陶艺村产学研基地、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产学研基地等八个校级产学研基地。各产学研基地遍布西安周边,具体涉及陶艺、道文化、果业推广、软件服务外包等各个领域。“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还促成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赢。”富陶集团公司总经理、我校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傅强如是说。

2012年,我校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发起成立了“西安地区高校服务企业联盟”。联盟围绕西安市百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需求组建数百个创新人才团队,由各校教授专家牵头,带领上千名科技人才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服务,每年解决数以百计的企业重大技术难题,形成知识产权上千项,促成万名以上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实现技术交易额上百亿元。

对外汉语是文学院开办时间较长的专业,三十多年来累计招收美国、日本、韩国、乌兹别克、加拿大、泰国等留学生三百多名。在“汉语热”的推动下,对外汉语也从初级的外籍学生汉语教学转向了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近年来,学校先后在泰国如诺大学、曼谷斯巴顿大学、南邦的康朗中学和阿鲁诺泰学校等设立海外实习基地,选派八批、共48名学生赴泰国开展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

以对外汉语人才输出为标志,我校打开了新时期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局面。据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东小峰介绍,2012年学校共接待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圣玛丽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肖洛霍夫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十余所国外大学的来访。同时,学校还派出代表团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莱特州立大学、犹他州立大学等考察访问,选派师生赴台湾侨光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大华技术学院进行学习交流,与泰国斯巴顿大学、柬埔寨智慧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国外大学签署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教师交流互派活动等。

校长徐可为强调指出: “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建校时间短、处于上升通道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只有开放办学,才能最大限度地盘活教育资源,从容应对各种变化;只有开放办学,主动参与高校之间的竞争,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只有开放办学,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大胆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与管理经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才能不断壮大我们的竞争实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