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径探索“两转两合”新模式多主体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
——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坐落在高校云集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高校,它是如何走过“简单模仿研究型大学,机械摸索应用型办学,多主体培养技术型人才自觉”三个时期?2011年接受国家教育部门合格评估,2012通过专家组整改验收,度过“生存发展期”的这所地方院校逐渐把握住了合格——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发展之脉,初步实现了向新型院校的“转身”和“转型”,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多路径探索与实践颇有新意,特别是其“校地合作”与“校企联合”已形成特色,实现了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等多主体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格局。
树应用型大旗,走地方性、开放式办学之路
学校党政班子在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阶段即敏锐地认识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既包含着一般意义上的“从专科向本科转型,从师范教育向综合院校转型,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向注重结构、质量的内涵式转型”,更包含“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的转型,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型”。近几年来,针对“服务地方能力薄弱;人才培养停留在传统的教室、课程简单模仿学术院校;科学研究脱离地方产业发展”三个突出问题,学校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理念研讨会,通过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参与评估和评估整改,明晰了将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本科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文理为基,工管为重,师范做精,专业做特”的学科专业定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举应用型大旗,明晰定位和思路、对接地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坚定培养目标,灵活培养模式、面向业界需求,搭建产学平台、激励教师‘双能’,构建实践课程,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质量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较好的成绩,教改成果“应用型人才培养多路径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获陕西省2013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两转两合”——调整专业结构,对接地方发展
专业结构调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最大挑战,也是解决学生“出口不畅、进口不旺”问题的关键,其核心是对外如何对接地方产业升级、对内如何优化配置资源。学校采取了四个措施,通过“校地(政)合作”和“校企联合”,实现“转身定位”和“转型发展”。
——完善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梯级发展战略。在已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分析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四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两个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确立了“二八战略”,即保留20%的专业,适度培育学科和研究型应用人才,80%的专业着重“校地(政)合作、校企联合”,强化专业建设和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目前学校的41个本科专业已按“重点支持(特色专业)——政策扶持(新建专业)——常规维持(基础专业)——红牌预警(淘汰专业)”分成四个梯队,并拟结合专业特点形成组团或集群发展。
——围绕产业集群调整专业设置,打造重点专业集群。根据西安市“迅速壮大旅游业、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布局,明确学科主攻方向和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一是将原来的18个系院整合为12个教学单位,二是打造“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软件技术、旅游管理、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学前教育、英语”等校级重点专业集群,学校在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引进、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向专业集群倾斜;三是新增数字媒体、公共艺术、物联网、环境工程等新专业。
——建立专业评估制度,探索红黄牌专业预警机制。制定了《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专业结构调整的评级指标》,成立“两会一中心”(由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和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实施以“就业竞争力、生源竞争力、人才培养实力、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维度的专业评价指标,定期开展达标——合格——特色三层级评估和绿牌黄牌红牌专业预警制度。2012、2013两年招生中,对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进行了限招。
——搭建一所六中心,促进服务地方的应用科研和科技转化。先后成立了“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书画艺术研修中心”、“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安秦岭保护研究中心”和“西安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和完成了“现代都市邻里文化研究”、“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西安传统历史文化与大遗址保护研究”、“陕西农村教学点布局优化问题研究”、“八水润西安发展战略研究”以及“西安港务区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等各级各类应用性研究课题30余项。
分类分层,五大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的基本职能,也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在“高职—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本科—职后培训”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方面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启动“大类招生,分向培养”新机制。自2012年开始,对中国语言文学类、化学类、电子电器类、物理类和工商管理类共5个学科类别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教学班级、教材、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尝试进行改革。开展双学士试点。2013年5月获批为陕西省内新建本科高校首家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2个专业本科生可选择辅修管理学学科4个专业,申请第二学士学位。
——构建“分段式”培养模式。采用3+1、2+2或1+2+1等多种学程结构模式,更加灵活了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打造“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基地,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软件学院全面实施了“3+1”(三年基础与专业课程,一年实训)的培养模式,作为西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的理事单位(2009年3月由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和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共同出资1000余万元组建),先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软件工程专业等专业,将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需要开设的课程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尝试,如到“富士达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与用人单位人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相关用人单位就业。软件学院与西安神州数码公司、文思创新和重庆正大等公司联合开展的“订单式教育”,为公司输送近百名毕业生。文化与旅游学院与香格里拉大酒店共同组建“香格里拉教学班”。
——尝试“联合培养”模式。文化旅游学院实施与西安市旅游部门、省内外高校、境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合作办学。采用项目驱动、师资共享、资源共建,打造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
——探索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其一是课程学习,学分互认。先后派送六批学生赴台湾岭东科技大学、侨光科技大学学习;其二是赴国外实习。自2008年至今共选派对外汉语专业8批48名同学赴泰国南邦地区中小学实习;其三是举办留学生汉语学习班。先后接收了美国匹兹堡州杜肯大学教育学院、韩国威德大学、日本京都佛教大学等留学生;其四是积极推进与美国莱特大学的“3+2、2+2”双学历(国内本科、国外硕士;国内国际双学士)联合培养。
协同创新,“5·13工程”破解应用人才质量提升的瓶颈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制约教育质量的既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自身原因,也有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等外部因素,如何科学准确把握教学质量的内涵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学校认为必须将教学质量作为一个多要素的有机整体来把握,包括教学设施、实训条件、教学经费等条件建设,也包括生源质量、学生竞赛、毕业质量、创业活动、就业质量等学生能力建设及教学研究、科技活动、开门办学、开发服务等教师能力建设。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协同谋划,整体推进。
2013年初,学校成立“5·13工程”工作小组,从2013年起至2015年,通过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建设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和“管理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本科质量工程计划、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科研成果提升计划、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人才引进计划、教职工培训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荐计划、大学生基本素质提升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校院两级管理计划、精细化管理计划”十三项具体计划,紧扣教育教学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这一关键,体现“两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性行业服务);凸出“两主体”(教师和学生);彰显“两管理”(可量化和可考核的精细管理),准确把握住了教学质量的内涵要求,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精细化、效率化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围绕“教学质量显性指标”(应届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以就业和学位作为牵总)具体抓、抓具体,办学水平和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2013年,学校各类学生竞赛获省部级以上成果312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一等奖3项;第九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省级二等奖3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获省级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西部赛区一等奖1项;一志愿率、初次就业率高于省平均水平,不少试点专业达到全部。
联手推进,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应用型人才“育人新机制”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吹响了教育综合改革新号角。学校的育人工程坚持联手推进,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3E大学生成长计划”,增强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预期教育;完善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制、学籍预警、专业分流培养、转专业、国际合作与学分互认等制度,增强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和流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凸显技术技能型教书育人特色。强调“四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结合、通式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结合),注重“三考核”(试卷命题等开闭卷考核,实验操作、工艺设计、模拟/仿真、作品展示、项目设计等课程考核,小组调研、大创项目等团队合作考试),推进“两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动态考核机制改革)。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率先成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试点单位”,按“校级—省级—国家”三层一级和“课程—培训—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实施创新学分替代制。两年来,通过开展创业大赛,学生发表论文40余篇,获专利4项。
——完善基于评估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按要求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一方面强化应用导向,注重修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标准,扎实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试卷和专业建设专项检查;同时加强二级学院质量监控及日常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发挥学院与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及教学督导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监控作用,一个颇富成效的全方位、全覆盖“三线三面四评四建”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形成。
——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综合育人平台。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和专项奖励,推进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政策辅导等一站式服务,改造学生活动中心、公寓、图书馆,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与帮扶体系建设。《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两内两外”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11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携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获2010年度省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的专业建设与地方需求日趋靠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日趋贴近,师资结构素质与学校定位日趋吻合。2013年,学校的本科教学工程实现了省级全覆盖,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分别高出省控二本线27分和21分。两年来,全国37家高校前来考察学习,学校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和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得到了广泛认可。评估专家在整改验收会议上认为:“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应用型人才多路径探索有成效,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综合课程建设方向正确,希望走在全国新建本科高校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