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教师董洪杰题为《70 years of friendship and
beyond(跨越七十年的友谊)》的署名文章于10月2日在人民日报(英文版)新媒体客户端“一带一路”版面(BRI NEWS)上刊发。阿尔巴尼亚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友邦之一。回顾七十载中阿文化交流之路,重温传统友谊,期待光明未来,为国庆献礼!
董洪杰博士长期从事语言政策研究,并于2011-2013年曾在地拉那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过多篇阿尔巴尼亚语言政策的论文。
原文链接:
https://app.pdnews.cn/NewsDetailPage/NormalNews?newsId=bri308def8ac99349cb9682ca1aa77028e0&dataMode=1&showType=1
中文译文:
跨越七十年的友谊
2019年3月7日是阿尔巴尼亚的教师节,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周鼎先生去探望了一位特别的老人――Agron Fico教授。他是共和国奖得主,也是中国阿尔巴尼亚语系的奠基人之一。俗话说“在真正的朋友之间,距离没有意义”,58年前,风华正茂的Agron不远万里去了北京,与那里的中国同事一起,共同创建了第一个阿尔巴尼亚语专业,为中国阿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迈出了中阿人文交往吃的重要一步。同样在六十年代,中国著名文学理论专家童庆炳先生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来到地拉那大学历史语言学系,为学生们开设了《汉语》和《中国古典文学》课程,一讲就是三年,把这门来自东方的古老语言及其丰富的文学经典带到了阿尔巴尼亚。童先生不仅为学生授课,工作之余还到地拉那国立图书馆做“义工”,协助馆员为中文图书分类上架,方便读者查阅。这一时期,国立图书馆不仅购入了大量中文图书,更有64部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阿语,总印刷量达51万册,其中古典文学作品《离骚》《杜甫诗选》,现代文学作品《雷雨》等都曾流传广泛,深受当时专家和读者好评。而现如今,如果问起老一辈中国人,他们对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仍记忆犹新,《宁死不屈》《广阔的地平线》《脚印》等等电影变成了他们宝贵的人生记忆,更是中阿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据统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共译制了27部影片,其中阿尔巴尼亚电影多达15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正是对这种远隔千山万水的文化情谊的最好注脚。
老一辈播撒下的文化互通的种子历经数十年,如今已经开枝散叶,硕果累累。童先生离开后的四十年,地拉那大学不仅开汉语课,还成立了孔子学院,另有五所小学和中学开设了孔子课堂。据统计,2019年有600多名学生在孔子学院注册学习汉语,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而中国的阿尔巴尼亚语专业历经几十年发展,培养了大批通晓阿语、了解阿文化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外交、教育、传媒和贸易等各个领域,为中阿两国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顺应中阿交流的大趋势,成立了亚洲首个阿尔巴尼亚研究中心,实现了在华阿尔巴尼亚学研究和阿语教学的新发展。该中心的负责人柯静教授是中阿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她多年坚持不懈,在一线从事阿尔巴尼亚语的教学和研究同时奔走于中阿之间,为两国语言、文化和学术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2018年,柯静教授在地拉那大会堂被授予了“国家贡献勋章”,由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先生亲自颁发。她是历史上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人士和唯一一位中国人。新千年两国语言文化的频繁互动,也让阿尔巴尼亚不少杰出的年轻人开始逐渐走近中国文化。地拉那大学青年的经济学家Genc教授和地拉那医学大学的Visar博士,都在近年先后受中国文化部之邀,去古城西安参加“青年汉学家研修项目”。通过这种高端研讨活动,他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也让提升了阿尔巴尼亚文化在中国的学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汉学家当中能见度。
作为中东欧16+1框架中重要的国家,政治、经济领域更为密切的合作为语言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2018年推出的免签政策简化了入境手续,更加开放的阿尔巴尼亚以其优美的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来体验。从当年四月起的短短三个月里,赴阿旅游人数已突破8600人,掀起了赴阿旅游潮。于此同时,免签政策也使得文化、学术等各领域往来都更为便捷,双方交流明显增多。在地拉那能吃到地道的中国菜,能找到优秀的中医,也能看到穿行在街巷里的中国游客,在E7E咖啡馆里,不仅能和中国朋友杯咖啡,还能欣赏到中国音乐和电影;在中国的餐桌上能喝到来自阿尔巴尼亚的Skenderbeu cognac,在西安的国际大学生文化节上,还能听到阿尔巴尼亚的歌声,在中国的大学里,也会遇到在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学生,他们都是中阿文化交流的未来之星。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中阿语言文化交流,将在从官方逐渐向民间延展。而民众之间的直接交流更能让两种文明深入对话。阿国著名的爱国诗人Naim Frashëri在其名篇《我们的语言(GJUHA
JONË)》中曾热情赞美语言的力量,称其能让人民和国家发光耀目。而中阿两种语言的互动及其背后文化的交融,同样能够照亮中阿文化交流之路,让远隔万里的两国人民彼此发现更多彼此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两国的民心相通,更能让两国友谊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