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正释放出巨大活力,作为即将进入旅游行业的我们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为旅游行业注入新的动力。”站在世界的中心,用全球化视野看待文旅产业发展,这是极具绅士风度的刘世栋博士在采访中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刘世栋博士今年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学校的支持下,赴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Griffith大学旅游研究院从事访学工作,主要研究旅游管理以及资源科学的相关研究,研究方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评价、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评估以及联合国发展目标SDGs等。此次访谈跨越万里,倾听刘世栋博士在大洋彼岸对于文旅产业未来发展的见解,令人备受鼓舞。值得钦佩的是,刘世栋在数十年的从业过程中,一直秉承初心,在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道路上持续耕耘。
在访学期间,刘世栋博士与研究院及国内多名教授、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完成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该研究成果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分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指标体系为基础,以陕西秦岭南、北麓六个城市(西安、宝鸡、渭南、安康、汉中、商洛)为主要研究对象,以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该研究为西安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的国际形象宣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谈及入行旅游行业,刘世栋表示,他在2003年于复旦读本科期间,作为复旦团队中的一员与上海师范大学团队共同完成中国第二次旅游资源普查,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地接触上旅游、对旅游行业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发现旅游不仅仅是一些对资源的普查,还涉及到规划策划、旅游产品的设计营销等方面。在复旦深厚的人文底蕴熏陶下,从环境专业向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从此开始走上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之路,为推动国内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刘世栋校友现为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
在教学过程中,刘世栋博士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入学后会换专业;二是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后会选择转行;三是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期待感较低。这其间的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对于院校给安排的实习等工作并没有达到心中期望的目标,或不符合学生的职业规划。旅游行业中70%以上是做基础服务的,只有30%的人是做管理的。而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当经过层层磨练后,学生由基础岗位升至管理岗位,之前在学校学习的管理知识就能在现有的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价值。
第二是对行业要有一个非常足够的认知,这个认知指的是眼光不能局限在浮于表面的。当前,许多景区的旅游营销实验策划,背后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团队,其中他们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比如我们现在很多做旅游营销的团队,他们需要做文案,这个文案需要考验非常出色的中文写作及英文能力,而这正是同学们不重视的。
在刘世栋博士看来,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上,并不缺乏理论研究人才,缺少的是能真正将旅游行业提升的人才。文化素质的教育对于行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是不够的,希望学生能通过读书、实践的方式来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为未来成为旅游行业的中流砥柱做好准备。
历经磨练,未来可期
谈及疫情下的旅游行业发展,刘世栋博士表示,中国的旅游行业目前的发展势头是非常好的。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中国的游客每年出境游的人全部都转变成了国内游,目前国内的景区发展势头良好。比如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后,旅游产业飞速发展。面对国外疫情仍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国内游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旅游行业需要大量人才。未来旅游行业必定走资源整合的过程,周边游、短途游都将成为旅游的发展常态,尤其是以休闲旅游作为主要旅游方式。旅游产品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为本地居民、周边居民来服务。宅度假的方式将逐步被大众所接受,未来国外的管家模式也会被国内旅游行业所接纳,只有在磨练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大浪淘沙,旅游行业的人才才能闪闪发光。
谈及对出境游的看法,刘世栋博士提出,要积极思考出境旅游业的应对策略,如加强与各国政府的沟通,加强在线旅游宣传。可以通过OTA平台、微信及自媒体平台提供多方面的旅游咨询服务,将旅游目的地的线路产品、风土人情积极向游客推送,应对疫情后的旅游复苏等。
对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刘世栋博士表示,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文旅行业大有可为。以文旅项目综合体为例,不仅需要大量的策划人才,更需要专业与实践经验均具备的主创人员的加持。这就要求旅游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在课堂上收获真知,更要在实践中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他鼓励同学们在求学的路上,尽早开始着手准备旅游企业的实习,只有知识实践相结合,用长远的眼光,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行业的发展,才能为旅游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刘世栋,博士,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5至2010年于上海师范大学获自然地理硕士学位和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1至2013年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