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理人
官网首页 > 精彩文理人 > 正文

做教学科研的有“心”人——专访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王留昌

发布时间:2021-10-14    来源:校报     点击数:

近日,经中央主管部门审定、省委组织部同意,我校青年博士王留昌博士入选2021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人选名单。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是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一项区域性人才培养工作计划,以资助科研项目的形式,支持优秀青年科技骨干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通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实践,培养和造就一批扎根西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选派的科技骨干人才。记者专程走访了此次西安市唯一1名入选“西部之光”的访问学者,我校化学工程学院王留昌。

一份专攻科研的“耐心”

金属框眼镜,白色格子衬衫加牛仔裤,一头清爽短发的王留昌,面对记者的祝贺连连微笑着摆手,谦虚地表示自己所获的一点成绩不算什么。

提起王留昌的科研经历,还要从他的求学期间讲起,“本科期间我只是在化学的外围探索着,直到读博时我才开始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有机化学,当时我的研究方向是抗肿瘤药物的开发,课题的研究周期长,投入大,需要较为先进的设备才能继续将这一实验进行下去。”

科研方向一度走入死胡同的王留昌没有放弃,2018年他经由学校引荐,在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又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四研究所,以下简称204所)进行了两年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学习。两年间学校和研究所两头兼顾的繁忙日子,虽然给了王留昌很大压力,但是却成了他科研方向的转折。

在 204所的工作中,王留昌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与研究所合作制备出一种基于茚并芴母核的非平面的非富勒烯A-D-A型受体材料,在与PTB7-Th聚合物形成的两相有机光伏电池中达到6.47%的光电转换效率。这一成果引起了小轰动,发表在了SCI源期刊《Dyes and Pigments》,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为4.6。

近年来,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在作为高效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方面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非平面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在低禁带聚合物基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王留昌和他的科研团队合成了一种以茚并芴衍生物为给电子核的主链扭曲非富勒烯受体材料(i-IF-4F)。这一研究工作证明了宽禁带扭曲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适用性,进一步提高了宽禁带非平面受体材料性能的有效使用途径,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把此类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一度提高到了17%,为此类有机光电转换材料进入应用市场更迈进了一步。

经过不断努力,王留昌在Dyes and Pigment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持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1项、西安市科技计划创新项目2项,横向项目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项,西安市科技局项目8项。

一颗热心教学的“爱心”

王留昌在全力科研的同时,更没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

他认为作为一个高校老师,不能只是让学生单单地去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书呆子,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学生才能够较为主动地学到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贯彻在了让我们觉得不可想象的化学课堂中,最近他带学生上实训课,这是一门需要学生进到操作间进行实际操作的课程,他说:“化学对学生的综合性要求较强,不仅要会理论知识,还得学会如何操作,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这个过程中我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外,更注重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他人的能力。”

除了课堂实践,王留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性的比赛,用实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他不厌其烦动员学生参加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生命科学竞赛”这一类的比赛,还带领学生参加陕西省实验要求技能赛,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这些实力较强的大学同台竞技,在他指导下,学生的能力不输名校,获得了五项二等奖和一项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王留昌眼中,教学和科研其实并不一个冲突,所谓教学相长,在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对很多理论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感谢他的学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反馈和动力。

一腔不懈追求的“恒心”

记者了解到,在王留昌科研工作最繁忙的日子,经常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在实验室里面加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而他所做的合成实验周期较长、劳动量较大,在实验中要进行操作、观察、处理,在此过程中不能离开实验室半步,需要不停走动观察。

“早上搭建装置,将样品放进装置中进行反应,反应完后进行处理、分离,最后再进行仪器进行表征,整个实验的连续性很强。现在一个分子结构越来越复杂,比如在204所的时候,所制备化合物的分子量就达到了几千,一个目标分子可能需要十几步甚至几十步反应来完成,如果不顺利的话,其中的某一步出现问题,需要退回去重新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比如去查文献,试很多的催化剂、溶剂、反应条件等,反复地去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所得到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还是未知的,还要使用大型仪器进行结构的表征来验证。”面对困难,王留昌说:“这一切不是我一人在努力,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不管是科研经费还是与外界的交流,学校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的科研项目得以继续下去。”

王留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了不少认可,从他2013年博士生毕业,同年就职于我校算起,八年的时间里,王留昌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没有停歇。如今,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王留昌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继续积累在他攀登科研的道路上。

关闭